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
学院网址:http:
咨询电话:029-88382735
师资力量
教职工124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教授9人,副高职称3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人;
陕西省级教学团队2个;
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
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1人;
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1人;
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
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陕西省"十佳"辅导员1人;
学校青年拔尖人才4人。
学科及实验室建设
学院拥有光学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4个本科专业;拥有陕西省油气井测控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油气资源光纤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NPC测井重点实验室油藏光纤动态监测重点研究室等3个省部级实验室,陕西省高等院校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高等院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数学实验室等3个教学实验室,也为学生开展"互联网+"大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电子大赛、"光电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平台。
学院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不断围绕学科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凝练本科专业方向,形成特色优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光传感、光电信息处理为专业特色与方向,应用物理学以光电检测和新型光电材料为专业特色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以信息处理和软件设计开发为专业特色与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以数据建模和大数据分析为专业特色与方向。
学院荣誉
2003年,荣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6年,荣获陕西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2011年,荣获学校"十一五"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6年,大学物理实验中心被评为学校师德先进集体;
2017年,被评为学校人才工作先建单位、被学校授予"书香学院"荣誉称号;
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4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奖4项;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400余篇;承担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厅局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该专业是陕西省"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和技能,能在光传感、光电信息处理、激光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以及生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量子力学、光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激光原理、信息光学、光电信息实验、光电子技术实验、物理实验、光学基础实验。
专家谈专业:
1.研究对象
本专业是研究光信息的采集、存储、传播与处理等内容的专门学科,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兴高技术,它在信息、能源、航天、航空、生命和材料科学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
由于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光学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首先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其次,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本专业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特色
光传感和光电信息处理是本专业的两个重要的专业特色和方向。本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扎实宽厚的数理、光信息和光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外,重点要学习光电传感、光电信息处理和光通信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相关实验技术的基本训练。
4.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光传感、激光技术、光电检测,光通信等相关的资源、能源、工业、信息、安全及环保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设计和开发以及科技和生产的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30%左右的毕业生会继续深造,其余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的学生中,有一半以上是在高新技术行业工作。
专家简介:傅海威,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物理学会理事。
应用物理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物理学或相关的工程应用和技术开发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或科技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光电子技术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光电检测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固体物理。
专家谈专业:
1.研究对象
本专业是以应用为目的的物理学专业,以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来研究物理学应用。应用物理学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是多种技术学科的支柱。其目的是便于将理论物理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反过来推动理论物理的进步。
2.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
本专业学生需具备掌握力、热、声、光、电、磁的知识和较强的现代物理科技方法的能力。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其次,学生要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本专业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特色
本专业以石油石化行业为背景,通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光电检测和新型光电材料为核心的稳定特色学科,逐步形成了"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并重,理科优势、工科发展,学生应用能力突出"的专业特色。
4.就业去向
本专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20%的毕业生继续读研深造,就业生中主要在应用物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科技开发、产品生产、管理和销售工作。
专家简介:陈国祥,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理事,陕西省光学学会理事。
信息与计算科学(按数学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信息技术或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I、常微分方程(双语)、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息论基础、数值计算方法、C语言程序设计与实践、Java程序设计与实践、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离散数学结构。
专家谈专业:
1.研究对象
本专业是一个复合应用型理科专业,以信息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机应用和运筹控制技术为基础,学生主要学习信息与计算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注重夯实数学知识基础,接受信息素养、数学应用、科学计算以及软件设计开发的基本训练,侧重培养信息能力、科学计算水平、创新应用能力,具备初步的信息加工处理技能、科学研究素养、协作实践意识和能力。
2.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
由于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数学,因而首先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以及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由于本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
3.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计算数学、应用软件两个培养模块基础之上,采用"牢固的数学基础理论,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扎实的软件设计开发水平"的培养模式,重点突出"科学计算"和"软件设计开发"特色,能够获取和处理信息并展开计算机编程实验,夯实数据处理能力;通过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科技创新,培养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
4.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领域,从事的工作涵盖科学技术研究、教学管理及教育培训,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开发及智能计算等方面,连续多年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以2018年为例,约有6%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读研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约有6%的毕业生进入教育培训机构展开教育教学管理工作,9%的毕业生进入国企从事信息管理工作,17%的毕业生进入合资企业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47%的毕业生进入软件科技公司从事初级程序编程、调试和软件开发工作,11%的毕业生从事其他行业工作。
专家简介:折延宏,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科技新星,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陕西省数学学会理事。
数学与应用数学(按数学类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数据建模及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常微分方程(双语)、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抽象代数、数值计算方法、实变函数、运筹学、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
专家谈专业:
1.研究对象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接受数学建模、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教学、应用数理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和算法设计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2.需要学生具备的特质
由于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数学相关的课程,首先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代数运算能力;其次,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本专业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特色
本专业在应用数学方向、大数据分析方向两个培养模块的基础上,采用"牢固的数学基础理论,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重点突出"数据建模"和"大数据分析"特色,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建模,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科技、教育、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数学建模与软件设计开发、大数据分析和算法设计、教学及管理工作,每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本专业10%的毕业生继续读研深造,就业学生中大部分作为程序员进入软件科技公司,其余进入国企、教育公司等。
专家简介:李岚,女,1972年9月生,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数学学会理事,西安市数学学会常务理事。